藤枯瓜青 叶落豆黄 下一句怎么说据化石、汉画像石 等 佐证 , 古籍记载, 2000 余年前、特别是远古时期,包括今清涧在内的陕北高原,气候温暖,雨量充沛,水草丰盛,大地森林 密布 ;各种野兽出没其间。
由于 历代 农垦、采伐、放牧、狩猎、修建、排污和战争等人类活动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所致,本境生物 , 特别是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总量锐减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积极引进新的生物品种,植树种草,抚育牲畜。
但因人口日增,占地减少,环境污染,生态失衡和物种减少的趋势远未得到有效控制。
在植物地理上 清涧境 属泛北极植物区森林草原地带 —— 落叶阔叶林带向草原带过渡之地,既有华北成分、黄土高原成分,又有蒙古草原成分和其他成分。
其原始森林荡然无存,主要为次生天然植被。
以草本植物为主,木本次之,尚有少量半灌木。
在高等植物中,裸子植物极少,被子植物居压倒优势,其中禾本科、菊科、豆科和蔷薇科等数量最大。
乔木绝大多数为人工林,枣树面积居首,主要分布于东区山坡、河滩;刺槐居次,主要分布中西区梁峁、坡坬;再次为苹果,西区多有。
桑、油松和黄榆等小片分布,侧柏、杨树、旱柳、梨、桃等小块或单株分布,白皮松、垂柳、白榆、李、中槐、臭椿、槭树、楸、梓等四旁(村旁、宅旁、道旁、水旁)散生。
天然灌木野榆、蕤核、黄蔷薇、文冠果、酸枣、柳叶鼠李、马甲子、河朔荛花、沙棘、龙柏子和杠柳等,分布于沟坡、山畔,分别自成小群落,或作为伴生植物加入其他群落,亦有呈散生之状。
人工灌木林以柠条保留面积最大,多见于陡坡;其次有紫穗槐等,小块分布。
草本植物藜、猪毛菜、刺苋、青葙、独行菜、苦马豆、牛皮消、青杞、蔓陀罗、阿尔泰紫苑、蒿属、苍耳、芦苇、白羊草和白茅等,分布较广,或自成小群落,或混生荒野、林缘。
在动物地理划分上,处于古北界蒙新区同华北区交汇处的森林草原~黑垆土景观区。
陆栖脊椎动物以古北界亲缘种和广布种为主,东洋界亲缘种次之。
因自然景观单一、植被零落,动物种类不多;哺乳类以华北习见种为主,缺少特有种及固有种,在动物组成上类似延安地区无林地带。
植物 7 门 111 科 482 种 , 动物 6 门 115 科 252 种。
一、 植物 资源
县内 植物 5 门, 108 科 465 种 。
1 、 孢子植物
绿藻植物门
水绵科
水绵 蝦蟆衣 * 自生河塘、水坝,分布全县。
可作某些鱼类的饵料;大量繁殖时,影响水质,不利渔业。
蓝藻植物门
念球藻科
普通念球藻 地耳 地 䓴, 地踏菰 。
春夏雨后,生肥沃荒地,全境可见。
好钙性指示植物,亦可固氮。
春产者作风味食品,营养甚富,倍受垂青。
入药称葛仙米,具滋阴润肺、清热收敛、益气明目诸功。
真菌植物门
担子菌纲
黑粉菌科
玉米黑粉 寄生玉米植株,分布各地。
孢子堆入药,利肝而益胃肠。
伞菌科
蘑菇 自生于柳树等挖株后的潮湿处,境内有布。
一般可食,少数有毒。
白蘑科
平菇 糙皮侧耳近年清涧秦北食用菌开发公司由河北引进。
高档蔬菜。
鬼笔菌科
红鬼笔 狗尿苔 。
多野生于树木基部或潮湿草丛中,全县分布。
子实体具毒,药用可解毒、消肿、生肌、散结,据说对癌症有效。
笼头菌科
格柄笼头菌 山鸡蛋花儿 * 野生阴坡、路旁,县内稀有。
全体药用,软坚散结,解毒消肿。
多孔菌科
灵芝 灵芝草 木灵芝 。
从河北引进。
全体药用,益精气,强筋骨,治疗多种疾病,对癌症有效。
亦供观赏。
脱皮马勃 灰包 马屁泡 境内可见,子实体入药,清热,利咽,止血。
地衣植物门
地钱科
地钱 脓痂草 多年生。
附着于阴湿岩表或地面,分布各地。
药用全体,清热,解毒,生肌。
蕨类植物门
木贼科
问荆 土麻黄 套骨儿草 。
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沟滩、渠边,分布全县。
有毒,不可作饲料。
全草入药,清热利尿,止血消肿。
2、 种子植物
裸子植物门
松科
白皮松 ·油松 乔木 ,高可达 30米,胸径可达3米;有明显的主干,枝较细长,斜展,塔形或伞形树冠; 球果 通常单生,种子灰褐色,近倒卵圆形,赤褐色。
部分林地有栽培。
在气候温凉、土层深厚、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。
树皮: 油松 片状裂,白皮松斑驳状薄片脱落。
叶片: 油松 针叶 2针一束,白皮松针叶3针一束。
马尾松 山松常绿乔木。
全县引植。
松节、松球及叶、根等药用。
柏科
侧柏 常绿乔木。
树冠广卵形,小枝扁平 。
叶小,鳞片状,紧贴小枝上,呈交叉对生排 列。
雌雄同株 , 球果当年成熟,种鳞木质化,开裂,种子不具翅或有棱脊。
境内 均 有分布。
寿命很长,常有百年和数百年以上的古树。
耐旱,常为阳坡造林树种,也是常见园 林 绿化树种,木材 境内主做寿材 和 名贵耐用器 具,叶和枝入药,可收敛止血、利尿健胃、解毒散瘀;种子有安神、滋补强壮之效。
桧 圆柏 正名 圆柏 , 常绿乔木 , 树高可达 20 米,树冠圆锥形。
干旱贫瘠环境中,具有适应性强,护坡固沙,岸边防护,城区净化空气等用途。
植于坡地观赏及护坡,或作为常绿 地被 和基础种植,增加层次。
清代寺庙有植 , 20 世纪末园林绿化再引入, 良好的水土保 持及固沙造林绿化树种。
麻黄科
草麻黄 麻黄钵 * 常绿小灌木。
野生于阴坡、山崖,罕见。
枝叶入药,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。
被子植物门
双子叶纲 · 原始花被亚纲
杨柳科
河北杨 乔木,高 可 达 30 米。
树皮黄绿色至灰白色,光滑;树冠圆大。
雄花序长 花序轴被密毛; 为河北省山区常见杨树之一, 建国后植树造林引入,植于 河流两岸、沟谷阴坡及冲积阶地上。
行道优良树种。
小叶杨 落叶乔木。
防风、固沙、保土和绿化树种,境内少量分布。
木材供建筑、作火柴杆、造纸等用。
水桐 胡桐、异叶胡杨、异叶杨、三叶树。
落叶中型天然乔木,木质纤细柔软,树叶阔大清香。
耐旱耐涝,生命顽强,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。
生长在极旱荒漠区, 本地稀有。
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,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。
树皮淡灰褐色,下部条裂;萌枝细,圆形,光滑或微有绒毛。
钻天杨 · 北京杨 · 合作杨 · 新疆杨 · 加拿大杨 均系落叶乔木,全县引植,多为行道树。
钻天杨药用,凉血解毒,祛风除湿。
旱柳 落叶乔木,高达 18米,大枝斜上,树冠广圆形,树皮暗灰黑色,纵裂,枝直立或斜展,褐黄绿色, 喜阳光耐寒冷干旱植物,分布于 全境, 常生长在干旱地或水湿地, 杆插繁殖, 目前尚未 见 人工引种栽培。
垂柳 线柳 倒吊柳儿 * 栽培落叶乔木。
行道和观赏树种,蜜源植物。
各地均产。
木材轻软,可作家具等;叶及嫩枝作饲草;枝、叶、根皮等入药,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。
龙柳 龙爪柳 九曲柳 落叶小乔木。
城区和康家圪台村引植,供观赏。
杞柳 柳属灌木。
生于山地河边、湿草地等。
主要分布于 全县各地 。
胡桃科
胡桃 俗称核桃 。
乔木 , 树干较别的种类矮,树冠广阔;树皮幼时灰绿色。
旧时少有, 20 世纪末后,本地引种栽培日渐广泛。
生 长于 山坡及丘陵地带 。
种仁含油量高,可生食,亦可榨油食用;木材坚实,是很好的硬木 材料。
它与扁桃、腰果、榛子一起,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。
枫杨 榉柳 速生落叶乔木,用材、观赏树种。
清代有布,今待考。
榆科
榆 ·黄榆 落叶乔木﹐树皮有裂罅,早春开花 。
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﹑农具﹑车辆 。
叶阔倒卵形或椭圆形,耐寒 、 耐旱能力强 , 抗虫性强。
速生 。
嫩实俗称榆钱,可食。
本境旧时单株栽植。
20世纪50年代后,植树造林常采用树种。
桑科
白桑 家桑 甜桑 落叶乔木。
乡土栽培树种,单株散生全县。
叶饲蚕,果可食。
木材制家具、乐器等,桑皮可造纸、制绳,根皮(桑白皮)、枝、叶、果(桑椹)入药,利尿镇咳 。
鲁桑 落叶乔木或灌木。
1959年开始引进,60年代末大量引入。
1990年有6个品种分布全境。
其中黄鲁桑耐瘠薄,适应性强,保存面积仅次于白桑。
湖桑 鲁桑的变种。
建国后引植,现有 6个品种,面积位居第三。
山桑 ·川桑 均为落叶乔木或灌木。
建国后引进,前者 3个品种。
鲁湖山川诸桑主用于养蚕。
无花果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根、叶、果药用。
大麻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 1~3米。
枝具纵沟槽,密生灰白色贴伏毛。
叶掌状全裂。
种植可剥麻收子。
有雌、有雄。
雄株叫枲,雌株叫苴。
全县各地栽培或沦为野生。
该种茎皮纤维长而坚韧,可用以织麻布或纺线,制绳索,造纸;种子榨油。
果实中医称“火麻仁”或“大麻仁”入药,性平,味甘,功能:润肠,主治大便燥结。
花称“麻勃”,主治恶风,经闭,健忘。
果壳和苞片称“麻蕡”,有毒,治劳伤,破积、散脓 。
葎草 降龙草 拉拉藤 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。
野生山坡、路旁,县内有见。
可作牧草;茎纤维供纺织、造纸;子(籽)榨油;全草入药,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。
檀香科
百蕊草 风芽蒿 多年生寄生草本。
境内草地分布。
全株药用,清热解毒,补肾涩精。
桑寄生科
毛叶桑寄生 柿寄生常绿小灌木。
多寄生于桑、柳,较少见。
药用枝叶,滋肝补肾,养血安胎。
槲寄生 常绿小灌木。
多寄生于榆、柳、杨诸树。
枝叶入药,祛风湿,强筋骨,养血安胎。
马兜铃科
北马兜铃 野小瓜儿,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阴坡、溪边,产全县。
根、果入药,具清热降气、行气活血诸功。
蓼科
酸膜叶蓼 斑蓼 野荞面 * 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沟滩,分布各地。
可作饲草。
果实药用,可利尿。
蓼蓝 靛青叶 蓝 一年生草本。
建国前,折家坪等地有植。
叶制蓝靛作染料,亦入药称大青叶,清热凉血和解毒。
萹蓄 扁竹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沟滩、湿地,全境可见。
家畜喜食;全草药用,利小便,清湿热。
荭草 天蓼 水红花 * 一年生草本花卉。
果实及全草入药。
山蓼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荒坡,分布较广。
药用全草称酸浆菜,可清热利湿。
水蓼 辣蓼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水边、河岸,多见。
可作牧草;全草入药,清热解毒,利尿、止泻。
荞麦 净肠草、 乌麦 、三角麦,一年生草本植物 。
茎直立,上部分枝,绿色或红色,具纵棱,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。
叶三角形或卵 状三角形。
荞麦喜凉爽湿润的气候,不耐高温、干旱、大风,畏霜冻,喜日照,需水较多 。
子实淀粉含量高,境内得地均有播种。
大黄 川芎 多年生草本。
县内少量栽培,根状茎入药,攻积导滞,泻火解毒。
藜科
藜 灰条菜、 落藜 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路旁、荒滩,遍及全境。
中等牧草。
嫩叶可食,种子榨油;全草药用,清热利湿。
市藜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地、路旁,产全县。
为良好饲草。
星状刺果藜 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田间,各地皆有。
优质牧草。
滨藜 洋菠菜 一年生草本。
全县栽培,嫩叶可食。
西伯利亚滨藜 洋菠菜 一年生草本。
蔬菜作物,全境种植。
菠菜 又名波斯菜、赤根菜、鹦鹉菜等 。
一年生草本植物。
根圆锥状,带红色,较少为白色,叶戟形至卵形,鲜绿色。
种类很多,按种子形态可分为有刺种与无刺种两个变种。
菠菜原产 伊朗 ,境内普遍栽培,为极常见的蔬菜之一。
菾菜 甜菜 糖萝卜 . 二年生草本。
分布全县。
块茎制糖,叶食用或作饲料,根、种入药。
叶用菾菜 厚皮菜 莙荙 二年生草本,菾菜的一个变种。
少量种植。
叶食用或作饲料,茎、叶、籽药用。
地肤 王彗 扫帚菜 秃扫儿 * 一年生草本。
广植于全境。
枝叶为良好饲料,嫩者人可食,老株缚扫帚;子(地肤子)及全草入药,清热利尿。
沙蓬 东廧。
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沟坡、农田,遍布。
嫩作饲料,种子食用、榨油。
猪毛菜 猪毛蒿 沙蓬 。
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荒地,多见。
全草作饲料,入药降压。
软毛虫实 绵蓬 。
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田间、地头,产于全县。
种子充饥、作饲料。
苋科
刺苋 野西米 。
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荒坡、村旁,各地可见。
幼茎叶作野菜;全草或根、茎入药,有清热利湿、解毒消肿诸效。
雁来红 老来红 西米 。
一年生草本。
普遍种植。
可供观赏;子食用或制作糕点;全草及种子入药,用以解毒和治疗眼疾。
青葙 野鸡冠花 。
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坡地、路边,全境分布。
良好牧草;根、茎、叶、花及种子(青葙子)药用,祛除风热,清肝明目。
鸡冠花 鸡冠海棠 一年生草本。
各地有植,供观赏。
子、花入药,清热止血。
紫茉莉科
紫茉莉 胭脂花 粉豆豆 * 一年生草本。
全县栽培,供观赏。
胚乳粉质作化妆粉;全草及根、花药用,具清热利湿、活血调经诸功。
马齿苋科
马齿苋 五行菜 肥娃娃草 *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水田、路旁,分布全县。
嫩作野菜,优良牧草;全株药用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。
大花马齿苋 草杜鹃 掐掐花儿 * 一年生草本。
引进花卉,城区习见。
石竹科
石竹 洛阳花 。
多年生草本花卉。
城区引植,药用全草。
王不留行 麦蓝菜 。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地,各地有产。
可作饲草;子可造醋、酿酒、制淀粉,入药能活血通经、下乳消肿。
蚤缀 雀儿蛋 。
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荒野、路旁,全境可见。
可作牧草;全草入药,清热解毒。
繁缕 鹅肠草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地、路旁、溪边,较多。
家畜喜食,可作饲料。
药用全草,清热解毒,化瘀止痛。
睡莲科
睡莲 子午莲 。
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池沼,主产老舍窠乡。
根状茎食用、酿酒、入药,全 草可作绿肥。
毛茛科
茴茴蒜 多年生草本,有毒。
自生溪旁、渠岸,全县分布。
药用全草,消炎退肿。
主治食道癌等。
白头翁 老公花 。
多年生草本,具毒。
自生山坡、草丛,高杰村等地可见。
根入药,清热解毒,凉血止痢。
芍药 将离 。
多年生草本花卉。
主产城区。
块根入药称白芍,养血,敛阴,平肝,止痛。
牡丹 鼠姑 、 洛阳花 , 落叶灌木。
清道光年间县内多植,南关尤盛,建国后绝迹;近年城郊引种,供观赏。
根药用称丹皮,清热凉血,活血行瘀。
黄花铁线莲 透骨草 死人蔓 * 藤本。
野生荒坡、灌丛,广布。
羊喜食;全草及叶入药,祛风除湿,解毒止痛。
车儿不此 * 半灌木。
自生山坡、崖畔,遍及全县。
根、茎、叶入药,益气健脾,利水消肿。
乌头 母根叫乌头,为 镇痉 剂,冶风庳, 风湿 神经痛 。
侧根(子根)入药,叫 附子 。
有 回阳 、逐冷、祛风湿的作用。
治大汗亡阳、四肢厥逆、霍乱转筋、肾阳 衰弱 的腰膝冷痛、形寒爱冷、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、 脚气 等症。
境内为野生植物。
野木瓜 假荔枝 常绿木质藤本。
自生陡坡,较少见。
果生食或制果酱、酿酒;子可榨油;根入药,舒筋活络,解热利尿。
木兰科
含笑花 常绿乔木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花入药。
腊梅科
腊梅 腊木 落叶灌木。
引进花卉,主布城区。
花可提取芳香油并入药。
罂粟科
罂粟 洋烟 * 二年生草本。
民国时,县内几度种植。
果汁(鸦片)、果壳药用,然久则成癖。
虞美人 丽春花 一年生草本花卉。
原有种植,近年城区又有引入。
可药用;子含油。
秃疮花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有毒。
野生荒地、路边,境内可见。
全草入药,消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
十字花科
大白菜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,有悠久的栽培历史。
境内广泛栽培。
小 白菜 小油菜 油白菜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蔬菜作物,主产城川。
芥菜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蔬菜作物,有花叶、圆叶两个品种,主产城川。
子可榨油。
结球甘蓝 甘蓝具有耐寒、抗病、适应性强、易贮耐运、产量高、品质好等特点,县内普遍栽培,春、夏、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。
芜菁甘蓝 大头菜 芥菜疙瘩 * 二年生草本。
全境普植。
肉质根作蔬菜,盐制或鲜食,亦可作饲料。
球茎甘蓝 苤蓝 茄莲 *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蔬菜作物,普植。
茎可入药。
花椰菜 菜花 甘蓝的变种。
城川引植,花球菜用,叶作饲料。
萝卜 俗称白萝卜。
一 (二) 年生草本植物 。
直根肉质,长圆形、球形或圆锥形,外皮绿色、白色或红色,茎有分枝,无毛,稍具粉霜。
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。
县内普遍种植。
萝卜根作蔬菜食用;种子、鲜根、枯根、叶皆入药,种子消食化痰,鲜根止渴、助消化,枯根利二便,叶治初痢,并预防痢疾,种子榨油工业用及食用。
芜菁 草本 植物, 块根肉质,根肉质白色或黄色,无辣味; 境内旧时广泛种植,用以代粮。
块根熟食或用来泡酸菜,或作饲料。
高寒山区
独行菜 辣辣 麻麻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自生路旁、沟边,广布。
子可榨油,入药名葶苈子,利尿、止咳、化痰。
紫罗兰 二年或多年生草本。
引进花卉,主布城区。
荠菜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野生田边、路旁,分布全县。
茎叶作蔬菜,全草药用。
景天科
景天 八宝 蝎子草 多年生草本。
引进花卉,城区有见。
燕子掌 大叶翠花 内质万年青 多年生草本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白花蝎子草 景天 蝎子草 * 多年生草本花卉。
城区栽植。
瓦松 昨叶何草 瓦阳松 *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屋顶瓦缝。
药用全草,清热止血。
莲花掌 佛座莲 多年生草本花卉。
城区引植。
虎耳草科
绣球花 八仙花 落叶灌木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叶可入药。
杜仲科
杜仲 思仲 木棉 落叶乔木。
60年代惠家塬引植。
树皮、叶子、果实可提取绝缘性杜仲胶,是制海底电缆和粘着剂的重要原料;木材作家具和供建筑用;树皮药用。
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稀有植物。
1990年后不复见。
蔷薇科
蔷薇 落叶小灌木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花、果、根制作香料或药用。
月季花 胜春 落叶灌木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花、叶、根入药。
玫瑰 梅桂 刺梅 * 落叶灌木。
县城栽培,供观赏。
种子含油,花作香料。
花、根药用,有活血理气诸效。
李 落叶乔木。
县内有御李(杜李、李子)、御黄(转子黄)两个品种,以后者为胜。
果生食或制蜜饯;核仁含油,并同根、叶、花、树胶均可入药,活血祛痰,润肠利尿。
樱桃 莺桃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南武家沟庭院引植。
果生食,亦可加工;花供观赏;果、核、根、叶、花药用,具调中益气、滋润皮肤等功能。
桃 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;境内广泛栽植。
树皮暗灰色,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;花单生,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,有时为白色,近球形 核果 ,表面有毛茸,肉质可食,为橙黄色泛红色,果实多汁,可以生食或制 桃脯 、 罐头 等, 核仁 也可以食用。
桃有多种品种, “ 油桃 ”的果皮光滑;“ 蟠桃 ”果实是扁盘状;“碧桃”是观赏花用桃树,有多种形式的花瓣。
山桃 野桃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。
木本油料和荒山绿化树种。
栽培于山坡,全境可见。
作嫁接桃树的砧木,果仁可榨油,药用同桃。
杏 落叶 乔木 。
淡红色花单生或 2-3个同生。
圆、长圆或扁圆形 核果 ,果皮多为白色、黄色至黄红色,向阳部常具红晕和斑点;暗黄色果肉,味甜多汁; 种仁多苦味或甜味。
境内广泛栽植,也有逸为野生。
杏是重要经济果树树种,是常见 水果 之一。
杏木质地坚硬,是做家具的材料;杏树枝条可作燃料;杏叶可做饲料。
以种子繁育为主,也可由实生苗作 砧木 作嫁接繁育。
品种多样,近年引种实用和仁用两类 。
榆叶梅 榆梅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引进花卉,分布城区。
梨 通常品种是 落叶乔木 。
境内广泛栽植,石盘细梨闻名陕北。
花 为白色,或略带黄色、粉红色,五瓣。
果实 形状有圆形的,也有基部较细尾部较粗的,即俗称的 “ 梨形 ” ;不同品种的果皮颜色大相径庭,有黄色、 绿色 、黄中带绿、绿中带黄、黄褐色、绿褐色、红褐色、褐色,个别品种亦有紫红色; 梨的果实不仅味美汁多,甜中带酸,而且营养丰富 。
不同种类的梨味道和质感都完全不同。
在医疗功效上,梨可以通便秘,利消化,止咳;对 心血管 也有好处。
白梨 罐梨 落叶乔木,分布各地。
果鲜食,并同枝、叶、根等入药。
杜梨 甘棠 落叶栽培乔木。
产于全境,单株散生。
梨树的优良砧木。
木材坚硬、光滑,可作家具、印板、器物等;果实食用、酿酒,且与枝、叶、树皮入药,消食止痢。
花红 林檎 沙果儿 * 落叶小乔木。
全县有植,单株或小块分布。
用作苹果砧木;果鲜食或酿酒、制果干。
苹果 落叶乔木 。
营养价值 很高 , 苹果中 营养 成分可溶性大,,富含 矿物质 和 维生素 ,含钙量丰富,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, 苹果酸 可代谢热量,防止下半身 肥胖 。
苹果品种繁多。
境内固有品种大多淘汰, 20 年中引进品种很多,施行园林化管理。
各品 种 大小 、 颜色 、 香味 、 光滑 度 (可能还有脆性、 风味 )等特点均有差别。
山定子 即 山荆子 , 为 落叶乔木 , 树姿优雅娴美,花繁叶茂,白花、绿叶、红枝互相映托美丽鲜艳,是优良的观赏树种。
除具有观赏价值外,还有许多用途。
幼苗可供苹果、花红和海棠果的嫁接砧木; 少量 分布于 各乡村,近年苗圃大量引种,作为苹果佳节砧木。
海棠果 海红 柰子 落叶栽培乔木。
苹果优良砧木,果实用于加工。
亦为药材性植物。
山楂 红果 落叶乔木。
崔家沟、石台寺等村引植。
果制糖球等,亦可生食,入药消积化滞。
可供观赏。
唐棣 栘杨 红栒子 落叶小乔木。
皮入药称枎栘木皮。
清代有植,今未考。
蕤核 · 黄蔷薇 生山坡向阳处、林边灌丛中。
蕤核 核仁 入药 。
具有清肝明目之功效。
常用于眼结膜炎,睑缘炎,角膜云翳。
黄蔷薇是优良的新型园林观赏树种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,近年引入种 , 可 提取 芳香油 和香精。
野生蔷薇子和根还可入药。
翻白草 湖鸡腿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山坡、路旁,各地可见。
带根全草药用,清热解毒,消肿止血。
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沟坡、道旁,分布全县。
根提制栲胶;全草以翻白草入药。
矮地榆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荒地,分布全境。
可作牧草,根入药。
多腺悬钩子 蛇莓子 * 落叶灌木。
自生阴坡,分布全境。
果可食;根、叶入药,具补肾、解毒诸功。
鼠李科
酸枣 群 野生酸枣为多年生木本灌木。
遍布全境,因境内土壤条件不同,品种甚多。
野生小酸枣 多年遍布全境。
果小核大,药用价值高。
老牙酸枣 多年生木本灌木(乔木),部分乡镇村庄,东区少量分布。
甜酸枣 多年生木本灌木,土种。
东区、宽州镇部分村庄少量分布。
木枣群 主要分布于黄河、无定河沿岸。
果肉质坚硬,汁少如木。
裂果现象中等。
10 月上旬成熟,高产稳产。
为上等制干品种,也可鲜食、加工。
根据形状和品质可分为 不同种 :
方木枣 黄河、无定河岸广为分布,以舍峪里、王家河、李家畔 、 王宿里 西白家畔牙圪坨 诸村为著。
长木枣 长枣。
黄河、无定河枣区主栽品种。
代表地:舍峪里、李家崖、王宿里 、河口等村 。
长尾木枣 辣角枣、细尾巴枣,尾有锥刺者亦称锥枣。
黄河、无定河枣区大量栽植,以 河口、 李家畔为上。
狗头枣 果实大,卵圆形 ,且果头粗壮而得名。
果皮中厚,深红色,果面平滑。
果肉厚,绿白色,肉质致密细脆,味甜,汁中,品质上等,适宜鲜食和制干。
分布于县境东南黄河沿岸。
黑腰枣 俗称细腰腰枣。
黄河、无定河沿岸零星分布,代表村李家畔、王宿里。
缢痕枣 硙硙枣、磨盘枣,为长木枣的变种。
黄、无两河沿岸部分村庄少量栽植。
秤锤枣 倒卵圆柱形,似秤锤。
李家畔村有 6 株。
灰毛梢枣 下二十里铺和玉家河乡零星分布,代表地寺家 硷 、李家畔。
牙枣群
脆牙枣 无定河岸部分村庄,薛家村后川头集中连片栽植。
马牙枣 李家畔等地少许分布。
白枣群 抗裂性最强的品种群。
长白枣 、 土种, 黄河、无定河枣区零星分布,以张家畔、王家河为多。
圆白枣 土种 , 分布于无定河流域部分沟道村庄
脆枣群 清涧脆枣群树 枝叶, 叶卵状披针形,花与木枣相同。
果实长扁倒卵形或长圆形 。
皮薄,肉淡绿色,质细而致密,汁多,鲜枣酥脆,味香甜。
极易裂果, 4月中旬盛花,9月中旬红熟。
1个品种,为上等鲜食品种。
玉家河乡北山里、王家河、李家畔等村零星分布。
团枣群 团枣群主要特点是:树姿开张,树冠半圆形或圆头形,分枝角度小,主干灰褐色,裂片宽窄、大小不等。
刺少。
结果年限短。
叶、花与木枣类似。
果形不整齐。
果肉绿色或白绿色,质脆软,肉厚,核大;汁液较木枣多,甜略带酸。
是 较 好的鲜食和加工品种。
权限都有栽植, 主布于下二十里铺、师家园则、乐堂堡、石嘴驿和折家坪等乡(镇)。
大团枣 果园或扁圆,果面平整,个大,纵径、横径分别为 3.6、3.4厘米,单果重19.5克;肉厚,味香甜,质地脆且粗,易裂果。
品质上,为较理想的鲜食和加工品种。
著名产地有寺家 等村。
小团枣 俗称沙团枣。
果小而圆,纵径 1.7~2.5厘米,横径1.9~2.4厘米;肉薄核大,质软且粗,味甜,汁少。
品质中下,不易裂果。
产量低。
舍峪里、寺家 等村有植。
绵团枣 果实圆或扁圆,大小不等(受立地条件影响大),一般单果重 6克。
果肉薄,白绿色,质松软,汁多,鲜食味甜。
易裂果,品质偏下,制干后皮泛黄。
低产。
酸团枣 果形椭圆,单果重 5.74克。
果皮薄,肉白绿,松软,汁少,酸甜,以酸为主。
适于鲜食,为团枣中抗裂果强者,品质下。
寺家 硷 有数株。
奶枣 又名水枣。
树姿直立,树干皮裂纹中深,裂片大,枣股细短。
果圆或方圆,大小不一 。
果橙红或鲜红;肉色白绿,质细而疏松,汁液中多,鲜者味甜。
宜鲜食,品质中,易裂果。
西区部分村庄有植。
1991~201年间,清涧矮密丰枣园发展迅速,引进黄河流域各省市培育新品种红枣:
冬枣 冬枣又名冻枣、雁来红、苹果枣、冰糖枣, 引进品种,原产地河北黄骅。
是目前公认的鲜食优质栽培品种。
相枣 选育单位 山西省林科院 , 主要特性高产 , 抗病 。
生长习性:喜光 ,喜温,耐旱,早期速生。
多年生, 5 月下旬始花, 7 月上旬果实成熟。
树体较高大,枝系较密,树姿半开张、树冠呈自然圆头形。
果实肉厚质细核小含糖高、适应性强、易裂果。
繁殖方式:无性繁殖(嫁接) 。
壶瓶枣 主产 山西太谷 等地。
主要用于做蜜枣,也可鲜食或制干。
该品种树势强健,树体高大。
果 实大, 倒卵形,皮薄,深红色,肉厚,质脆,汁中多,味甜,鲜枣 可溶性固形物 含量 37% ,制干率 35% ,含糖 71% 。
成熟期遇雨易裂果,落果较重,耐贮运力差。
抗逆性 较强,适应性较广, 9 月中旬成熟。
骏枣 主产于 山西交城 等地。
果实大,圆柱形或长倒卵形。
果肩较小,略耸起,梗洼较深、中广。
果顶平。
果面光滑,果皮薄,深红色。
果肉厚,白色或绿白色,质地略松脆,汁液中等,稍具苦味,含 可溶性固形物 33% ,可食率 96.3% ,品质上等。
适宜制干、加工 醉枣 和蜜枣。
蛤蟆枣 原产 山西南部 永济县 仁阳一带 。
树势强健,树体高大 。
花大,着花中密,果特大,扁柱形 。
果面不光滑,且有紫黑色斑点,类似疥蛤蟆的瘤状,故称蛤蟆枣。
抗 枣疯病 能力强,枣头坐果率高,结果较早 。
果皮薄,深红色,果点小,浅黄色。
果肉厚,白色,肉质细脆,味甜汁多,品质优良,适宜鲜食。
种核小,可食率 97.17% ,无种仁。
9 月上旬着色, 9 月底全红。
抗霜力弱,成熟期遇雨易裂果。
晋枣 选育单位 山西省林科院 。
主要特性高产;抗病生长习性:喜光,喜温,耐旱,早期速生。
多年生, 5 月下旬始花, 7 月上旬果实成熟。
树体较高大,枝系较密,树姿半开张、树冠呈自然圆头形。
果实肉厚质细核小含糖高、适应性强、易裂果。
繁殖方式:无性繁殖(嫁接) 。
金昌一号 是著名枣树专家 李连昌 在 壶瓶枣 变异单株中选育出的大果型干鲜兼用枣树新品种。
它性状稳定,丰产稳产,枣头萌发力强,结果力高,嫁接当年可零星挂果,矮化密植园第 3 、 4 年就可进入盛果期。
盛果期寿命长,极丰产;抗旱、抗寒、耐瘠薄、耐盐碱、抗枣风病,抗裂果。
鲜枣果肉呈白绿色,酸甜爽口,酥脆多汁; 干枣 肉质细腻,香糯绵甜,营养丰富。
灵宝大枣 原 产于 河南 灵宝、陕县、新安和 山西平陆 等地。
以圆枣为主,又称疙瘩枣。
果实大,扁圆形,大小较均匀。
果肩广圆,略宽 于果 顶。
紫红色或深红色。
果肉厚,绿白色,质地致密,较硬,汁液少,味甜略酸,可食率 96.7 %~ 97.7 % 。
制作成的 干枣 富有弹性,压扁可还原,适于长途运输,因而驰名全国。
龙须枣 因其枣头、二次枝和枣吊皆卷曲不直,似龙爪状,故得名; 原产 北京各枣园和居民庭院,故宫博物院中有栽植。
适应性强,抗病虫,抗干旱,耐盐碱。
主要的用途是作观赏用树种。
龙须枣果实为椭圆形,大小整齐;果皮红色,果肉白绿色,品质中等 。
县内少量引进作为园林树种,笔架山、北国风光景区有少量栽植。
赞皇大枣 , 原产河北赞皇县东南部。
果实长圆形或倒卵形。
平均果重 17.3 克,最大果重 29 克,大小整齐 果面广圆,顶端稍凹陷。
果面平整。
果皮深红褐色,光泽较差,韧性好,不裂果。
果肉近白色,含 可溶性固形物 30.5 %,可食率 96.0 %,制干率 47.8 %。
鲜食风味中上,干制红枣果形饱满,有弹性,耐贮运,品质上等。
大荔蜂蜜罐 原产于陕西大荔。
果实小,圆形大小不均。
果实小 褐红色。
果肉中厚细脆,汁多含糖量高,品质上乘,核大多含果仁,果实生长期为 85-90 天, 9 月初成熟,鲜食佳品。
板枣 原产地山西稷山 列中国十大名枣之首。
药用价值极高,历代皇室 " 贡品 " 。
主要特性丰产;稳产 。
果实为扁圆形,大肥硕,色泽红艳,成熟后为黑红色 / 紫褐色,肉厚核小,质地细密,含糖分多,味道甘美,富有弹性,久储不干。
味道甘美、营养丰富、含糖量 74.5% ,可以拉出金黄的亮丝,可食率 96.3% ,维生素和矿物质枣类最高 。
油枣 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在佳县木枣种群中 选 育 。
生长势强,根系发达。
果实中大,长圆形或圆柱形,果面平,果皮中厚,黑红色,外形美观。
果肉厚,绿白色,质地硬,稍粗,汁液较少,味甜,略具酸味。
适宜制干,品质上等,含糖量 75.2% 。
较抗裂果,酸枣砧木嫁接繁育 。
梨枣 原产于山西运城 , 自 1981 年开发培育 , 推广全国十几个省市, 。
树势中庸,发枝力强,树体中大 。
当年栽植当年结果,果实多数似梨形, 为 枣 中名 贵鲜食品种。
早实、丰产、 果实近圆形 , 特大,最大单果重 80g ,果面不平,皮薄,淡红色,肉厚,绿白色,质地松脆,汁液中多,味甜。
金丝小枣 产地河北 山东 。
果实长圆形,果皮棕红色,果肉青黄,掰开能拉出缕缕晶莹的糖丝,由此得名 “ 金丝小枣 ” 。
皮薄、肉厚、核小、质细、味甜。
含糖量高达 67% ,核肉比 1∶5.6 。
豆科
槐 中槐 汉槐 * 落叶乔木。
庭园、行道树种,蜜源植物。
散生全境。
木材供雕刻、制作家具等用;花蕾可食,且含芳香油;种子可榨油;花(槐米)、果(槐实)及根皮药用,有凉血止血诸效。
刺槐 胡藤 俗称 洋槐 落叶乔木。
速生绿化树种和蜜源植物之一,广布全县。
喜光,不耐庇阴和严寒,对土壤适应性强。
紫穗槐 绵槐 落叶灌木。
耐旱耐涝,耐瘠薄,萌蘖力强,生长快,为良好水保、绿肥和蜜源植物。
60 年代引进,多小块分布。
茎条用于编织,子含油。
皂荚 皂荚 皂角 栽培落叶乔木。
著名四旁绿化树种。
县内稀有,单 株。
木质致密坚硬,供制车辆、家具等用;荚果富含皂质,可洗衣物;荚果、皂刺及种子药用,具祛痰、开窍、排脓通乳诸功。
合欢 绒花树 夜合 落叶乔木。
引进用材、观赏树种,二郎山乡办林场和红旗沟等处零星分布 , 近年引种渐多。
叶可饲猪,树皮及花入药。
柠条锦鸡儿 柠条 落叶灌木。
本县优势水保林种,各地均有种植。
抗寒抗旱,耐瘠薄。
建国前分布极少。
60 年代初大量引进,今小块或大片分布,嫩茎叶作牧草、绿肥,杆茎供编织、盖房之用;花为蜜源,种子榨油;根、花、子入药。
苦参 野槐 地骨 落叶有毒灌木。
野生阴坡,境内有布。
子作农药,茎皮纤维可织麻袋,根入药。
苦豆子 有毒半灌木。
自生田间、荒地,较少见。
可作绿肥;全草及根、子药用,有清热利湿等功能。
胡枝子 落叶灌木。
野生山坡、沟谷,分布全境。
作牧草,羊喜食。
茎皮可取纤维,茎叶药用。
多花胡枝子 铁鞭草 兔圪丁 * 落叶小灌木。
自生山坡、沟岸,分布全县。
可作饲料和绿肥。
根茎入药,消积散瘀,通经活络。
达乌里胡枝子 牛枝子 落叶小灌木。
野生沟坡,各地均产。
优良的饲料、绿肥和水土保持植物。
亦作药用。
野大豆 乌豆 野黑豆 * 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于河边、渠旁,乐堂堡、折家坪、师家园则和解家沟等乡(镇)有产。
大豆育种重要种质来源,大豆起源、遗传和生化研究重要材料。
茎叶为优质饲料;子食用、榨油,入药补养气血,益肾、止汗。
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渐危植物。
野豌豆 薇 子儿蔓 *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农田、荒地,遍布。
优等牧草和饲料。
子含油;叶、花、果入药,清热解毒。
四籽野豌豆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山谷、沟坡,产全县。
优质牧草,全草药用。
蚕豆 南豆 大豆 * 一年生草本。
粮食作物,县内少量种植。
花、叶、荚果、种子等入药,止血、解毒,利尿消肿。
箭舌豌豆 大巢菜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70 年代引入,境内少量种植。
子食用,作饲料;嫩茎叶家畜喜食,亦可压青作绿肥。
菜豆 芸扁豆 四季豆 菜红豆儿 * 一年生草本。
全境栽培。
豆荚作蔬菜;种子食用,榨油,入药可滋养、解热、利尿消肿。
红豆儿 饭红豆儿 一年生草本。
全县有植。
子粒肥大,有红、白、褐、花数种,煮饭甚佳,亦可混合其他谷物加工面粉,且为制作罐头、粉条和豆沙的原料;白红豆药用,健脾消食,滋阴补肾,民间用于催乳。
另有小芸豆,同红豆、菜豆均以芸豆出口。
小豆 一年生草本。
全境分布。
有赤豆(红小豆)、赤小豆(饭豆)之分。
子粒煮粥、磨面;赤豆入药,排散痈肿,止痢通便。
另有蔓 [mán] 小豆,品质较差。
饭豇豆 饭豇豆 一年生草本。
分布全县。
子煮粥或加工面粉,入药称白豆,调中益气,健脾补肾。
绿豆 一年生草本。
各地均产,有两个品种。
子性凉,多煮粥、作凉粉,亦可加工粉条、磨面,且同叶、花等药用,清热解毒。
茎、叶可作饲料或绿肥。
扁豆 鹊豆 娥眉豆 一年生草本。
全境有植,低产。
子性温质优,民间常为产妇煮粥。
白色种子、种皮(扁豆衣)、根、叶、花、藤均药用,具和中健脾诸功。
中国刀豆 野刀板藤 挟剑豆 一年生草本。
少量种植。
嫩荚作蔬菜,子食用,并同果壳及根入药。
头花黎 豆 虎桑 一年生草本。
清代有植,今无考。
二色棘豆 狗爪爪 *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田间、荒地,分布全县。
低等牧草;全株入药,具祛风湿、强筋骨诸功。
花生 原名 落花生 ,是我国产量丰富、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,又名 “ 长生果 ” 、 “ 泥豆 ” 等。
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直立或匍匐, 。
县内作为坚果活油料作物,广泛种植。
主要分布于 黄河、无定河、秀延河沿岸川台(沙 ) 地 ,山区黄土地也有少量种植。
紫苜蓿 多年生草本, 县内传统 栽培植物; 为优良饲料植物;又可作绿肥;种子含油 10% 左右。
草 木 犀 俗称 野苜蓿 。
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牧草和蜜源、绿肥植物。
野生山沟、阴坡,分布各地。
根和全草入药,芳香化浊,清热败毒。
白花草木犀 一、二年生 草本 植物,分布 于全县, 生长在田边、路旁荒地及湿润的砂地。
白花草木犀是优良的饲料植物与绿肥植物。
直立黄芪 斜茎黄芪 沙打旺 多年生草本。
引进牧草及绿肥、水保植物。
分布全境。
鸡峰黄芪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山坡、灌丛,见于全县。
良好牧草。
草木犀状黄芪 俗称 扫帚苗 层扫青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山坡、沟旁,全境分布。
优良牧草,可加工扫帚。
甘草 蜜甘 甜草 甘草秧 *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农田、地畔,广布。
中等饲草植物。
可提取甘草粉,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学工业。
根状茎入药,缓中补虚,泻火解毒,调和诸药。
苦马豆 尿泡草 羊卵卵 * 有毒半灌木。
自生田埂、沟旁,遍及各地。
不宜作饲草,可作绿肥;果实药用,功能利尿。
(卵,读 [lài] )
米口袋 甜地丁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坡、山谷,分布全县。
良好牧草;全株入药,清热解毒,镇痛。
牻 牛儿苗科
牻 牛儿苗 太阳花 挑牙签儿 *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地、田间,多见。
草食家畜嗜食;全草药用称老鹳草或绵绵牛,祛风活血,清热止泻。
鼠掌老鹳草 白毫花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山坡、路旁,全境有产。
全株亦作老鹳草入药。
天竺葵 绣球 多年生草本花卉。
城区引植。
亚麻科
亚麻 胡麻 * 一年生草本。
县内少量栽培。
子榨油,茎纤维制绳。
蒺藜科
白蒺藜 茨 刺藜儿 *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旷野、道旁,遍布。
嫩枝叶作饲料,茎皮纤维可造纸;果实榨油,且与全草入药,疏肝解郁,祛风明目。
芸香科
花椒 秦椒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香料、油料树种。
喜光,不耐严寒。
全县栽培,单株或小块分布。
品种有大红袍、小红袍。
果实作调料,并可提取芳香油;子榨油;果、叶、根入药,散寒除湿,温中理气,止痛,杀虫。
橘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
城区引入,供观赏。
果皮(陈皮)等入药。
金桔 金枣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
城区引植,用于观赏。
果生食,制蜜饯,亦入药。
苦木科
臭椿 白椿 樗 落叶乔木。
全境分布,多单株散生。
喜光,可抵抗干旱、瘠薄和风沙,不耐低湿及严寒;根蘖力强,繁殖容易,适应性强。
四旁绿化优良树种,栽培历史悠久。
木材为制作家具上等材料,且可造纸;叶饲樗蚕,种子榨油;树皮、根皮、果实及叶入药,除热燥湿,涩肠止血。
楝科
香椿 红椿 速生落叶乔木。
清代有产,后绝迹; 80 年代部分公社引植,赵家崖 崾 村今存数株。
木材坚实,不裂,耐湿,用于造船和作上等家具;嫩芽入馔;种子榨油,且同根皮均药用,据说叶可抗肿瘤。
米兰 树兰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远志科
细叶远志 棘 十二月花 野扁豆儿 *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坡、地畔,分布全县。
可作牧草,牛嗜食;根皮药用,安神定志,祛痰利窍。
大戟科
金刚綦 霸王鞭 灌木花卉。
城区引植、茎、叶药用。
(綦,读 qí )
雀儿舌头 黑钩叶 痨羊草 * 落叶灌木。
野生阴坡,全境分布。
未开花前有毒,牛羊食后可致死。
茎叶入药,祛风镇痛,消肿解毒。
(痨,读 [nào] )
猫眼草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农田、地头,各地可见。
具毒,忌作牧草。
全草入药,利尿消肿,拔毒止痒,外用治颈淋巴结核。
一品红 猩猩木 落叶小灌木。
引进花卉,城区有植。
全草入药称叶象花。
地锦 红丝草 雀脑子 * 一年生小草本。
野生田间、道旁,分布全县。
全草入药,散热,解毒,通乳。
甘遂 泻根子草 * 多年生草本,有毒。
自生荒坡,境内可采。
根入药,逐饮泻水,通便消肿。
蓖麻 大麻 老麻子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。
全县普植。
油脂用于润滑,茎纤维造纸,叶饲蓖麻蚕。
根、叶、子入药,祛湿通络,消肿拔毒。
地构叶 瘤果地构叶 钻骨草 *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山坡、草地,分布各地。
全草入药称透骨草,舒筋活血,祛风止痛。
虎刺梅 落叶灌木花卉,县城引植。
银边翠 高山积雪 一年生草本。
引进花卉,城区可见。
黄杨科
黄杨 百日红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
引进花卉,分布城区。
根、茎、叶、果(黄杨子)药用。
漆树科
火炬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红旗沟和二郎山乡东风林场等处引植。
可固沙保土,用于观赏,又为蜜源植物,叶作羊饲料。
盐肤木 五倍子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惠家塬村引植。
木材供细木工用,种子可制肥皂。
枝叶寄生物五倍子(虫瘿)为化工原料,且同根入药。
卫矛科
丝棉木 白杜 桃叶卫矛 月牙 * 落叶小乔木。
野生荒坡、地畔,分布全境,代表地后马兰岔、南武家沟和片家坬等村。
可供观赏;木质坚细,供雕刻和细木工之用;根、茎皮、枝叶药用,有清热止痛、活血补肾诸功。
冬青卫矛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
引进花卉,城区有植。
树皮含硬橡胶,且可入药。
槭树科
三角枫 俗称 驼豪 落叶乔木。
用材和绿篱树种。
村旁、寺庙和墓地稀有栽植。
其木质坚实,供制家具等用。
五角枫 地锦槭 山霸王 落叶乔木。
庭园绿化、木本油料、水源调节树种, 210 国道侧引植。
抗烟尘、庇荫性能好。
木材坚细而有光泽,供制家具和细工雕刻之用;树皮、叶、果可提取栲胶;嫩叶代菜和茶,子榨油用于工业。
复叶槭 落叶乔木。
行道树种,可供观赏, 210 国道侧引植。
无患子科
文冠果 俗称 木瓜 野生落叶灌木或乔木。
木本油料和观赏树种。
抗干旱,耐寒冷,萌蘖力、适应性强。
多散生于崖畔。
桃岭山村 2 株树龄在数百年以上, A 株 1990 年毁灭, B 株高 9.16 米,现生长尚好。
郝家沟村(李家塔乡)亦有株生长为乔木,建国前枯死。
木质坚实,纹理美观,可作家具、农具;子食用或榨油;枝叶、果实入药,可去风湿。
凤仙花 指甲花 俗称 指甲 雀 儿 * 一年生草本。
全县种植,用于观赏。
子可榨油,花、子(急性子)和全草药用,活血行瘀。
柳叶鼠李 窄叶鼠李 格兰儿钵 * 落叶灌木。
野生于灌丛、古坟中。
代表地县城笔架山、郝家河村。
民间以根印染毛织品;枝、叶入药,有祛风湿、强筋骨及清热去火、消食健胃诸效。
马甲子 雄虎刺 木柱柱儿 * 落叶灌木。
野生于山坡,分布全县。
可作绿篱;子油制烛;根、叶、枝、刺、花、果入药,解毒消肿,活血驱寒。
葡萄科
葡萄 落叶木质藤本。
单株或小片分布,全县有植。
乡土种有龙眼,引进种有玫瑰香、无核白和红富士等 8 种。
果鲜食,亦可加工干果、罐头等;根、藤、果药用。
可供观赏。
山葡萄 蘡薁 俗称 木萝萝蔓 木质藤本。
野生山渠、荒坡,全境可见。
培育抗寒葡萄的优良亲本。
果可食用、酿酒,种子榨油,枝叶提取酒石酸。
果、根、叶药用。
爬山虎 常春藤 落叶藤本。
自生山坡、岩壁,县内有见。
可作牧草;根、茎药用,祛风,通络,止血。
锦葵科
锦葵 荍 小蜀荠 * 二年生草本。
境内有种,用于观赏。
花、叶、茎入药,清热利湿,理气通便。
蜀葵 一丈红 大蜀 地花 二年生草本花卉,植于各地。
子可榨油;根、花药用,清热解毒。
冬葵 冬寒菜 葵菜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野生于村边、道旁,县内可见。
嫩苗作蔬菜,茎皮纤维代麻,茎、叶、子及全草入药。
苘麻 白麻 青麻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路旁、荒坡,分布全境。
茎韧皮纤维可造纸、制麻袋及绳索;种子榨油,并同叶及全草均药用,有解毒、祛风诸效。
扶桑 朱槿 灌木花卉。
城区 、景区 引植。
野西瓜苗 香铃草 一年生草本。
自生路旁、荒坡,全县有布。
子可榨油,且同全草均入药,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。
草棉 · 陆地棉 一年生草本。
前者质优(纤维),但低产;后者产量高,为主栽种。
其集经济作物及蜜源植物于一身;纤维系重要工业和生活原料;子榨油,用于润滑和医药。
根、子入药,有补中益气、止咳平喘及补肝肾、强腰膝诸效。
山茶科
山茶 茶花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
花卉植物,城区引入。
根、花药用。
柽柳科
柽柳 山川柳 俗称 沙柳儿 *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防风固沙和庭园绿化树种。
四旁散植,偶有小块,分布各地。
枝条编织筐筛等;嫩枝及叶药用,有透发痧疹诸功。
堇菜科
紫花地丁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阴坡、河滩,分布全县。
全草药用,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
秋海棠科
四季秋海棠 多年生草本。
城区引入,供观赏。
仙人掌科
仙人掌 霸王树 肉质草本。
引进花卉,主产城区。
果可食;根及全株药用,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
仙人球 · 仙人山 · 仙人指 · 仙人柱 · 仙人牡丹 · 龙须 · 昙花 · 牛舌掌 · 鸡舌掌 · 木锉掌 · 三棱箭 · 令箭荷花 · 蟹爪兰 均肉质草本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瑞香科
河朔荛花 矮雁皮 红羊厌 * 落叶灌木。
野生荒坡、路旁,广为分布。
可保持水土;茎皮纤维作造纸和人造棉原料;花(黄芫花)、叶药用,泻下逐水,通便。
胡颓子科
沙棘 醋柳 酸刺 酸溜溜 *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
境内少量野生,代表地李家塔乡王家沟; 80 年代老舍窠等乡由县外引植。
可固沙保土;叶、果作饲料;果实营养颇丰,可加工饮料,入药称醋柳果,活血化瘀,提神明目,清热制泻。
石榴科
石榴 金罂 落叶灌木或乔木。
主产城区,供观赏。
果鲜食,或加工饮料;果皮及根、花等药用。
桃金娘科
丁香 丁子香 常绿乔木。
城区引入,供观赏。
花、果(母丁香)入药。
柳叶菜科
倒挂金钟 吊钟海棠 灌木状草本花卉。
城区引植。
夜来香 通常为二年生草本。
城区引入,供观赏。
五加科
人参 园参 山参 多年生草本。
名贵药材植物。
90 年代徐家畔村引种。
根、叶(参叶)药用,补气,固脱,生津,安神。
伞形科
柴胡 北柴胡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坡、地畔,分布全县。
草食动物采食;根入药,解表退热,疏肝消郁。
防风 沙椒 *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农田、地畔,全境可见。
嫩苗可作菜;根及全草药用,祛风镇痛,清热解毒。
野胡萝卜 山萝卜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地、田间,各地出产。
可作牧草,全草入药称南鹤虱。
胡萝卜 甘笋 黄萝卜 *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全县均有栽培。
肉质根有黄、红 2 色。
富含胡萝卜素,营养颇丰,做蔬菜或饺子馅。
根和果实药用,健脾化滞。
茴香 小回香 * 多年生草本作一、二年生栽培。
今渐少。
嫩叶作菜,果实调味;全草及根、叶、果入药,温肝肾,解寒结。
清道光《清涧县志 · 田赋志》所载莳萝,本地亦称小茴香,现状未考。
芫荽 胡荽 香菜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蔬菜作物,全境栽培。
果实可提制芫荽油;全草及果实(胡荽子)入药,具解表和透发麻疹等作用。
旱芹 药芹 芹菜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县内少量种植。
食用嫩茎叶;全草入药,平肝解热,祛风利湿。
水芹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水沟、湿地,各地可见。
可作蔬菜和牧草;全草和根入药,清热凉血,利尿消肿。
山茱萸科
毛梾 油树 椋子木 落叶乔木。
树形美观,须根发达,萌芽力强。
境内稀有树种。
木质坚细,可制车轴、车梁等;果实含油率高,可供食用或工业用。
双子叶纲 · 含瓣花亚纲
杜鹃花科
杜鹃花 映山红 半常绿或落叶灌木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根、叶、花药用。
报春花科
仙客来 一品冠 多年生草本。
城区引植,供观赏。
可作检测氟化氢污染的指示植物。
蓝雪科
二色补血草 矶松 蝇子花 *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阳坡,分布县城西。
药用全草,补血止血,散瘀调经。
柿树科
柿 落叶乔木。
县内少量 引植。
果生食,或制柿饼、柿酒等;落果可饲猪、羊;柿蒂、柿饼等入药。
树可供观赏。
。
君迁子 黑枣 落叶乔木。
惠家塬村引植。
可作柿树砧木。
木材良好,用途甚广;树枝、树皮可提取栲胶。
种仁榨油制肥皂;果实生食或酿酒、制醋,熟果入药。
木犀科
木犀 桂花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
城区引种,用于观赏。
花可提取芳香油;花、果、根入药。
女贞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
庭院及绿篱树种,县城引植。
木材供细木工用,果实入药称女贞子。
茉莉 常绿灌木花卉。
城区引植。
花、叶、根药用。
小叶白蜡 落叶小乔木。
境内少量 引植。
可放养蜡虫,生产白蜡;木材坚韧,用途广泛。
树皮可造纸;叶、皮(秦皮)药用,调经止血。
又为行道树种。
龙柏子 * 落叶灌木。
野生荒坡、山谷,境内少量分布。
马钱科
互叶醉鱼草 白杞梢 灰毛梢 * 落叶小灌木。
野生崖畔山谷,分布全境。
可供观赏;根、茎、叶、花入药,有宣肺散寒、祛痰止咳诸效。
龙胆科
扁蕾 二年或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荒地,全县出产。
马牛羊可食;药用全草,清热解毒,消肿。
夹竹桃科
夹竹桃 常绿有毒灌木。
引进花卉,主产城区。
叶、花、皮入药。
罗布麻 红麻 茶叶 *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山坡、山梁,境内少量分布,代表地马兰岔、柳沟里和清水湾等村。
茎皮纤维耐湿抗腐,供纺织等用;民间采叶代茶泡饮,或作饲料;茎、叶含乳胶液,可提取橡胶;叶及全草入药,清热泻水,平肝熄风。
萝藦科
杠柳 羊奶藤 白羊厌 * 落叶灌木。
自生荒地、崖坡,遍及全境。
茎叶可提取橡胶,茎皮纤维为人造棉及造纸原料,种子榨油。
根皮入药称香加皮,可祛风湿、强筋骨。
地梢瓜 女青 马奶奶 * 半灌木。
自生山坡、路旁,各地可见。
为良好牧草。
全株含橡胶,幼果可食;全草及果实药用,益气,通乳。
牛皮消 飞来鹤 粽角子蔓 *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崖坡、道旁,广而布之。
牛、羊嗜食。
块茎富含淀粉,可制淀粉或酿酒,亦入药。
旋花科
打碗花 小旋花 一年生草本。
野生农田、路旁,分布全县。
可作牧草,花及根状茎药用,活血调经,健脾益胃。
篱打碗花 篱天剑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山坡、荒地,分布全县。
良好牧草。
根状茎酿酒,入药可益精气、补劳损。
田旋花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农田、荒野,较为多见。
可作牧草。
药用全草,滋阴补虚,调经活血。
圆叶牵牛 姜花 牵牛郎 * 一年生草本。
庭园花卉,全县出产。
亦可作牧草;子药用称二丑,可逐水消积。
番薯 甘薯 红薯 多年生草本。
块茎食用、酿酒或制淀粉,叶、蔓作饲料。
根、藤药用,补中生津,止血排脓。
1958 年引进, 65 年后广泛推广, 1990 年后经济价值提高,黄河无定河川岛地区,大面积栽植。
品种有胜利百号、农林 4 号、 58-232 、陕薯 1 号、郑 20 等 10 余个。
藤长苗 脱毛天剑 长苗 甜苗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农田、阴坡,分布各地。
全株可食,或作饲料;药用可活血祛瘀。
菟丝子 蒙 无根草 * 一年生草本。
全境可采。
寄生于豆科、菊科等植物,危害大豆诸作物生长。
可作牧草。
种子提取脂肪油,并入药,补肾益肝。
花荵科
桔梗石竹 福禄考 一、二年生草本。
城区引入,供观赏。
紫草科
紫草 多年生草本。
自生田野、路旁,县内有布。
根药用,清热凉血,解毒透疹。
马鞭草科
马鞭草 龙牙草 多年生草本。
野生荒野、道旁,全境可见。
全草药用,活血消肿,通淋利尿。
荆条 落叶灌木。
水保和蜜源植物,野生于黄河沿岸。
枝条用于编织;子榨油,用于工业;根、茎、叶、果入药,除风祛痰,消食顺气。
唇形科
紫苏 赤苏 红苏 一年生草本。
城郊引种。
子榨油,供食用;嫩叶作